正确认识心理咨询

【发布日期:2018/10/25 15:34:26】 【作者:admin】 【关闭
国旗下讲话:正确认识心理咨询
尊敬的老师们,亲爱的同学们:
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《正确认识心理咨询》。
现代社会,随着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媒体的宣传,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点心理困扰的名词,但常常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含义。很多人开玩笑时都会对朋友说,我有点强迫症,我有拖延症,最近有点抑郁等等,但是,当一个人真的身陷心理困扰的时候,却往往很担心别人知道自己“生病”。在许多人的印象中,与心理有关的问题只有“心理困扰”和“精神问题”两种等级,“心理困扰”是一时的情绪,熬一熬就会过去,不需要特别处理,而“精神问题”则是难以治愈的,后果严重,并会受到他人歧视。于是,许多人只有在出现重度失眠、注意力障碍、自杀等严重的心理困扰时才会愿意求助于心理咨询,但这个时候,单纯的心理咨询已经不起作用了,往往需要药物的介入。其实,在可以“自己挺过去”的小小情绪和“精神问题”之间,还有一些长期存在的心理疾病,并不是一个人 “打起精神”就能解决的小问题,比如考试焦虑、学习困难、亲子矛盾、社交障碍、人际孤立以及青春期的各种烦恼等等,如果能早些寻求专业帮助,这类心理疾病也可以像感冒一样,被掐灭在萌芽状态,但若任其发展,结果可能会是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。
其实,在过去医学不发达的年代,许多生理疾病也曾经受到人们的歧视。比如肺结核曾经被认为是由于患者意志脆弱,情感过于强烈所引起的,癌症被视为邪恶,野蛮的化身。这种在我们今天看来荒唐至极的认知,都是由于人们对疾病的不了解造成的。而今天,对于心理疾病的讳疾忌医,也是出于类似的原因。
影响人们对一种疾病的歧视通常有三种因素:1、责任度。人们认为患者承担的责任越大,则越容易歧视患病的人。例如,人们认为感冒是由于病毒引起的,抑郁焦虑是因为自己内心太脆弱敏感,所以没人会歧视一个感冒的人,却会苛责抑郁症患者。其实心理疾病的产生是心理、生理、环境以及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,一个过去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可能突然遇到令人困扰的事件,引发心理疾病。2、危险度。人们认为心理疾病患者在何种程度上会对自己产生威胁。受到新闻媒体和影视剧的影响,与心理疾病相关的新闻通常不是自杀就是伤人,人们在这种片面的舆论误导之下,会把假象当科普,把偶然当规律,造成偏见。其实大部分心理疾病并不会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,但它也会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生活质量,使人陷入情绪低谷难以自拔。3、罕见度。大众认为某种心理疾病越不普遍,便越严重。这可能源于人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,会本能地产生恐惧。其实根据调查,现代社会心理疾病相当普遍,只是出于“患心理疾病是自己的责任”这种偏见,许多人不愿意承认而已。这就造成他们一边要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,一边还要承受自责,羞愧等负面情绪,产生双重负担。
改变偏见,需要大家对心理疾病多些了解和包容。其实心理疾病和普通感冒一样,没有什么可耻的,不需要藏着掖着。我们总说这个电影治愈,那个美食治愈,但真正能治愈的心理咨询,却总把它当做可怕的事,岂不可笑?所以当你或你身边有人陷入困扰时,请告诉自己:“我只是情绪感冒,现在很痛苦,但治疗一下就会好。”
在此,也为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做个宣传,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心晴小屋,地点在明德楼一楼走廊,贴在墙上的宣传单中,也注明了我们的联系方式,有需要的同学可以选择课间到现场预约或者在网络预约。
最后,祝大家度过愉快的一周。谢谢聆听。
林静
2018.10.22